來源:齊魯網作者:我來說說複製鏈接2014-06-11 08:28:06 [提要]一個微信號、配上商品圖片信息和簡短的文字介紹,一家零成本的“微店”便開起來了。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,微信“朋友圈”漸漸變成了“生意圈”。
  齊魯網6月11日訊 “人生就像微信朋友圈,你永遠不知道哪一個好友,會成為下一個代購。”這個在網上流傳頗廣的段子,調侃的正是當下流行的“朋友圈”代購現象。 “朋友圈”代購靠譜嗎?來看記者的調查。
 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《早安山東》報道,一個微信號、配上商品圖片信息和簡短的文字介紹,一家零成本的“微店”便開起來了。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,微信“朋友圈”漸漸變成了“生意圈”。
  東營市民明先生說,“我微信裡邊大約有七八十個好友,光做代購的就有十來個。每天打開微信,一看朋友圈更新,就跟逛超市一樣。”
  記者在微信搜索中輸入代購關鍵詞,出現的近百個微信公共賬號店鋪讓人目不暇接。而打開微信朋友圈,幾乎都能看到圈裡刷屏賣阿瑪尼、GUCCI等奢侈品及物美價廉的韓國“東大門”服裝的,這些貨品價位只是正品實體店的2-3折。東營市民陳先生說,“主要就是這裡的東西非常便宜,其實還是為了方便。”
  不過,也不是所有人都對這種新興的“微經濟”感冒。東營市民楊女士表示,“朋友圈應該是純凈的私人空間,摻雜了這些廣告,感覺變味了,這些刷屏也讓人感覺非常討厭。”
  不僅如此,微信“圈”已成了高仿貨的“避風港”。東營市民唐女士上個月通過在微信做代購的老同學買了一瓶粉底膏,可貨到之後,她發現不對勁。“我要求她退貨、退錢,但是她死不承認自己的質量有問題,也不好意思鬧得太難看,但我以後再也不相信微信圈裡朋友代購的事了,太不靠譜了。”
  沒有評價機制、沒有信用擔保、沒有第三方交易平臺,微信店的交易模式完全基於買家對店主的信任。可是,一旦出現商品質量問題或拒絕履約等消費糾紛,消費者很難維權。
  山東達洋律師事務所律師曹劍坤建議,“在購買商品時,一定要慎重選擇,瞭解清楚對方的真實姓名,保存好自己的聊天記錄、購買記錄以及相關的交易憑證,這樣就相當於給自己簽訂了一份”電子合同“,為將來發生糾紛時留存了相關的維權證據。”  (原標題:東營市民微信代購被騙 “朋友圈”變成“生意圈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m94ymfis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